如果上面幾個嚴厲的提問你都想過了,那麼請接著看我提出的五點忠告:
1.自我期待的轉化
你知道變成全職媽媽之後最有趣的是什麼嗎?
有一部日劇片名是【沒有名字的女神】,媽媽都是孩子的女神,
可是突然失去掉頭銜,突然面對稱謂的轉變,就好像我從Claire變成睿睿媽媽,很多人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是充滿掙扎、不悅,甚至有點迷失自我的,
因為我們太習慣別人給自己一個定位、一張標籤。
然而,身為母親,你可能脫下了主管的頭銜,可能每天從光鮮亮麗變成蓬頭垢面,職場上的攻城略地似乎沒有和家庭經營有太高關聯,
甚至,你不知道自己該期待些什麼。
我拿了兩個來自頂尖大學的碩士學位,台灣的前任總統剛好都是學長姊,
我考過幾張不同領域的執照,要教書、開餐廳都合乎標準,
而我選擇成為一個陪著孩子長大的快樂母親,旁人眼中似乎我將自己的高等教育、職業生涯通通拋棄,
所以也不意外的被問了兩百次:【不可惜嗎?】
我可以理解,如果從沒辦法在名片上印出厲害的頭銜,以及少賺了很多錢這兩點來說,或許有一絲絲可惜。
可是別人的可惜和我無關呀!!人生重要的是你期待一個什麼樣的自己!!!
當一個全職媽媽怎麼會可惜呢?我在做全世界最重要的事!
這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工作,適合我的可能有幾十種,符合條件同時我感興趣的可能有十種,但就只有母親的這份工作,非我不行!
沒有人比我更懂我的兒子,沒有人比我更能在養育他的這件事上卯足全力,沒有人能愛他愛得比我多,沒有人比我更了解他需要什麼,
而這深厚也無法被動搖的默契,不是因為他來自我的肚皮,而是日復一日的苦心經營。
我期待一個什麼樣的自己?
期待自己教養出一個快樂、善良、自在、自信的靈魂,
他人生傳承的不只是金錢,不只是他爸爸的姓,
而是我正面思考的樂觀積極,一流大學的視角高度,說大人則藐之的氣魄,以及無入而不自得的精神力。
因為我的價值如此,所以我的作法如此,任何對他付出與耕耘,都讓我和期待中的自己更趨近。
2.精神力/柔軟心的增強器
全職母親就是精神力與柔軟心的增強器!婚前的根本就是嬌滴滴、公主病患者,
一直到兒子出生之後,才發現自己越來越強大。
這種強大像是自然而然的演化,可以提的動很重的東西,十幾公斤的孩子討抱你也擔得起;
可以自己應付很多日常瑣碎,生活能力大躍進;
可以為了讓孩子睡得安穩,天天掛著黑眼圈;
更重要的是,開始有了更高的精神力與更柔軟的心!
人生的盼頭開始和金錢的成就脫鉤,很可能只是一個笑容、一句媽媽就讓你回味無窮,
開始用更寬容的眼睛看這世界,哭點可能變低,因為你發現原來把孩子拉拔長大是多麼得來不易。
這是一份很辛苦又沒有薪水的差事,可是撐下去,你絕對會看到更美好的自己,孩子,讓我們升級為2.0
3.職業道德
我覺得父職與母職都是全天下最容易被誤解的角色,
明明需要各種相關知識、專業背景的累積,卻常被營造成【母愛內建】或者無須學習。
如果認為只要交配、分娩就是【父母親】,那只是從動物生理層次來論定,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爸媽,絕對需要不斷的進修與努力,這就是職業道德!
你必須拋棄偏見、打開自己的耳朵眼睛心靈,才能聽到孩子想跟你說的話,然後在養育過程中遇上各種難題,反覆嘗試、找出答案,和孩子一起前進。
我知道很多人認同隨便養沒關係,
也知道很多長輩會說:【你們還不是隨便養就長大了】,或者【你們以前也是阿公阿嬤養大的啊】,
聽到這種話要趕緊點頭稱是,心想還好現在資訊發達,所以我們多了新知、多了更多選擇。
同時,親子關係是你和孩子的,有沒有關係,不是別人說了算。
如果你將全職媽媽作為一個選項,那也請配備這樣的職業道德,充實自己在母職方面的相關知識,同時在別人干預教養時,溫柔的堅持。
4.心存感激
能當全職媽媽在這個庸庸碌碌的社會中,絕對是種特權,所以請對於這樣的幸運心存感激。
感激先生是好的隊友,所以可以讓你細細品味到育兒的滿足與成就;
感謝孩子選擇了你,所以你們因此成為獨一無二的組合,這世界上多了一個人和你有說不完的心有靈犀。
現實生活中麻煩事很多,柴米油鹽沒有一樣特別值得說,
可是如果懷抱的是不同的心情,別人趕著上班打卡,但你卻可以看著世界上最愛你的那雙眼睛,相視而笑,這是花錢也買不到的美好!
兒子整天開口閉口說:【媽媽,我真的好愛好愛你啊】,所有的付出,都化為甜美的果實。
最近網路上有句流行語:【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其實,你不需要看起來毫不費力,因為你的所有努力,都會回報在小孩心理。
如此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事,難道不需要心存感激嗎?
5.愛自己
我把它放在最後一點,因為這是必須。
無論職業婦女或全職媽媽,都請記得好好的愛自己。
勇敢去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勇敢去聆聽內心真正的聲音,有些人不適合當職業婦女,因為他整天掛心小孩,那麼就請回到孩子身邊吧;
有些人當家庭主婦卻無限苦悶,那麼請到外面的世界呼吸新鮮空氣,尋找屬於自己的領地。
一個不愛自己的人,很難成為讓人快樂的母親。
我媽媽當初是不贊成我成為家庭主婦的,主要原因是覺得自己女兒那麼優秀(自己打得不好意思,但完全忠於原味),放在家裡可惜,
然後又勸我:【小孩長大很快,到時候你就失去生活重心】;
仔細回顧我在帶孩子這幾年做的事,卻也是充滿了驚喜:
我們從兒子四個月開始親子共讀,至今每天沒遺漏的念了四百多本書,13350次;
從副食品的製作,到後來考出廚師執照;
和先生一起帶兒子到九個國家世界旅行;
從只是對繪本有興趣,即將成立推廣閱讀的協會團體。
育兒經驗的養成沒有給我一張證書,卻為我帶來好多人生的禮物與祝福,兒子上學之後,我又開始規畫起下一步,有更多點子慢慢地浮現在未來的藍圖。
有一天媽媽跟我說:【看你養睿睿的過程,我覺得重新來一次還是要走一樣的路!】,
事實是,如果可以重新一百次,我一百次都會做一樣的事!
因為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本質性的改變家庭互動、培養出獨一無二的人格與靈魂,
最重要的是,孩子成長的時間飛快,一輩子就只有這短短幾年可以牽著他、抱著他、親著他、黏著他...
人生要花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這樣的幸福,才是真正值得我付出一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