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兒子三歲,要進幼稚園了!
因為他從來沒有真正上學的經驗,所以我提前就念了一些關於學校的繪本,讓他有些心理準備,
時間還是有點急迫,我們只有在開學前一周帶他到幼稚園參觀環境,當周的周日則是刻意到幼稚園門口走走看看,讓他介紹以後的學校給爸爸。
一開始一切都非常的美好,
直到要入園的當天...
Day 1
睿睿睡醒之後開始大哭:「我不要上學~我不要上學!」無限迴圈!!!!由於哭得太激動了,就在床上直接尿濕褲子,我一邊替他換乾淨衣物,一邊好好說「那不然我們今天先跟老師說晚一點再上學,先把書包睡袋帶去學校好不好?」
「你也可以看看環境啊,門口還有很棒的溜滑梯耶!」
結果他終於停止嚎啕大哭,帶著眼角的淚光上車。
到了學校,又是另一場戰爭!
我們先在門口把溜滑梯和小車玩過一輪,睿睿還是十分緊張焦慮,抓緊我的手不說,老師一靠近就開始眼淚攻勢。
但是來上學的孩子越來越多,所以我們也緩緩地移往入口,接著再用看門口魚缸的這個說法,進入真正的校門口。
進到學校之後,其他孩子開始了早餐時間,老師也循循善誘的把他引導到小桌子前,為了讓他安心,我暫時陪在旁邊。但戒備心極重的小童一口也不肯吃,緊緊地把我的手鉤住。
老師和我溝通之後,表示如果分離的時間越長,焦慮會更漫延,(其實我也待了一個小時左右),所以我決定開心的跟他說再見,「寶貝,媽媽很快就會來接你囉。」
面對一個眼淚暴衝可憐兮兮的小童,和自身衣服袖子快被扯破的狀況,堅定真的是媽媽的必備品啊!
跨出學校大門之後,中午我打電話給老師繼續確認狀況:
其實大部分的時間都很好,一直乖乖吃飯到倒數兩口,突然又悲從中來的哭了一下,但因為有老師陪著,還是很順利的乖乖午睡。當天大約三點四十到學校,他一見到我,就給我一個很棒的笑容和超大的擁抱!接著開始玩小汽車和溜滑梯,我試探性的問他今天過得好不好?得到好多答案都出乎意料啊~
「媽媽,其實上學還蠻好玩的耶!」
「我有跟A老師說法國有超大的遊覽車,超好玩的,下次再帶她去」
「 A老師有陪我一起睡覺,B老師也有陪我一起睡覺喔」
問他在學校有吃什麼,他說「有吃海苔包飯飯還有配青菜喔」
那最好玩的又是什麼呢?「最好玩的就是我和新朋友一起玩有趣的遊戲,我們還有手牽手呢!」
聽完這些話心中的忐忑放下不少,接著帶兒子走走逛逛結束這上學的第一天。
當天晚上到了共讀時間,睿睿跟我說:「媽媽,我們學校也有髒小弟,可是沒有噗小弟耶,為什麼呢?」
「老師有唸書給你們聽嗎?」「沒有唷~那是給小朋友自己去念的,老師是大人啊」
很訝異他居然注意到學校的圖書角和我們家有一樣的書本,而這些發現和疑問都沒有告訴老師,默默放在心裡等到回家再和我分享,畢竟他就是一個細膩又謹慎的孩子啊!
Day 2
昨天晚餐上說:「我明天的明天的明天都還要上學!」一切言猶在耳,果然,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大哭加上:「我不要去學校!我不要上學!」
昨日種種美好瞬間崩毀,又悲傷又憤怒的哭訴著。
「媽媽,你的老闆在哪裡?我要跟他說不要讓你去上班!你不要賺錢,我也不要去上學,因為我真的不想跟你分開!」
「你上班都好久,我好怕你找不到睿睿唷」
雖然說這種瓊瑤台詞感人,每個表情也都讓媽媽心疼,但崩潰的時間縮短了,我還是很堅定地收拾書包帶他去學校,
到了校門口照樣狂哭,可是可以感覺到焦慮的程度降低了一點,
配著他大哭的背景音樂,當天大約待了45分鐘後離開。
放學時我又問他今天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學校有各式各樣的玩具唷」
「我和學校的新朋友一起玩遊戲啊~像躲貓貓之類的」
當天晚上他跟我說,
「媽媽,其他小朋友都沒有帶奶瓶去學校,我覺得ㄋㄟㄋㄟ在家裡喝比較好」
「我今天想要念跟著線條走那本書,跟睿睿去上學一樣耶!」
我好奇地問他:「你比較喜歡班上的哪個老師呢?」
「我喜歡A老師,也喜歡B老師,他們都好愛睿睿唷!」
Day3
第三天一切又往前面緩緩的走了一些,兒子起床時變的淡定,
沒有特別的哭鬧就按照前兩天的既定行程上車,到學校。
不變的是到了學校一樣嚎啕大哭,
有鑑於前兩天在分開的時候我都會說:「媽媽超級愛你的」,聽完的時候常讓他哭得更慘,(可能是想到媽媽說愛我,現在卻讓我自己面對這些孤單⋯)
這次我讓他哭一陣子之後,在他耳邊小小聲說:「我知道你一定可以做得非常好」,然後微笑著走出校園。
下午接他的時候,果然,又是生龍活虎的小童一枚!
在玩小汽車的時候,旁邊有個小哥哥一直看他,我問:「睿睿~那是誰啊?」
他很成熟的回答:「那我同班同學啊」
再問了一下他們今天有什麼好玩的,他回答說:「我們今天有用橘色的筆來塗色,每個人可以選一個顏色」
「我當然是選橘色囉」
「今天大家還有玩呼拉圈,用轉轉轉的那樣」
同時老師也告訴我,今天在學校整天都沒有包尿布了!其實他戒除尿布已經好幾個月,
只是第一天上學時,不知道是緊張或者刻意,連續幾次尿濕,所以前兩天的學校生活都回到包尿布的狀態。
新的生活作息開始,前兩天晚上的繪本念的數量都偏少,這天慢慢重回軌道。
Day4
今天早上沒有帶著眼淚出門,在校門口也只是小哭了一下,然後順利地進去學校,
結果中午和老師通話得知,今天大約只哭了三分鐘左右,很快的進入狀況!
下大雨的日子沒辦法在戶外玩耍,但也多了很多在室內相處的時間,
我問他今天過的怎麼樣呢?有沒有好開心啊?
「今天有畫畫和蓋印章,我當然選了橘色的,可是不小心弄到衣服上了」
然後要吃飯之前,他提醒我要洗手,因為老師有說腸病毒很危險唷。
回家路上跟我討論:「媽媽為什麼捷運都比汽車還快到達目的地?汽車很快啊~為什麼捷運更快?」
早上出門的時候有些鼻涕,但因為我們全家都過敏,沒特別放在心上,
一直到下午老師提醒我睿睿鼻涕有點多唷,
兒子自己說:「媽媽我身體有點不舒服,需要吃藥,明天留在家裡吃藥和多休息好了」(這招不是媽媽高中才會用的嗎)
我就倒了一些過敏藥水,心想要吃就來吃吧~結果,他居然自己把藥水喝掉了!!!!!!
這相較於以前吃藥得又哄又騙,軟硬兼施根本是兩個世界啊!!!
Day5
歡樂的時間來到高峰,今天早上居然沒有任何拖延和眼淚,
早早起床的拿了一本書說自己想念一下,唸完書,開心的說:「媽媽我們今天要搭計程車喔」,
在學校也順利地揮揮手跟我道別,踏出校門口的時間居然是八點二十分,實在是太感動了。
因為今天是第一次發聯絡簿回家,放學時,兒子搶著拿聯絡簿,
翻開一個空白頁面開始念:「睿睿上學很乖很聽話」
然後告訴我說今天老師有請吃餅乾,是乖乖上學的人才有的獎勵,
而上課的時候有說到認新朋友的活動,他在我面前講了兩個老師的名字,又細細的數了六個同學的名字;
上廁所也都自己把褲子拉好,不像平常在家中總是依賴媽媽這樣。
我們今天晚上睡前又念了十幾本書,不但恢復以往的水準,有好幾本還是兒子自己說學逗唱,讓我笑的彎腰。
團體生活確實會讓孩子有很多的成長與進步啊!
我想將這個上學初體驗視為一個小小的里程碑,
在他敏感細膩的心性下,終究是跨出了第一步,走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
克服時差,克服混囤不明的情況,用自己的社交能力進入一個叢林,勇敢且穩定的開啟新的學習之路,
多棒!
雖說這小小的成功只是第一週(沒人知道接下來幾週會如何),
而且我也覺得自己有很多可以改進,可以做得更好的點,
還是簡要的歸納出克服小小孩分離焦慮的技巧:
(一)慎選幼兒園
我覺得幼兒園的好壞是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建議要送孩子上學之前先做足功課,
多方比較,確定老師的教學理念與環境的安全性都是父母自己可以放心託付的,
至於學校的類型:全美雙語或者蒙特梭利等等,這就是更長遠的考量,
但最基本的,一定要父母親本身也對這機構能有信賴感,
否則送孩子上學之後只是更多的緊張和焦慮蔓延,
而父母的情緒通常也會傳染給小孩,更不利於他們融入新的群體生活。
(二)溫柔而堅定的媽媽心
之前決定要送孩子上學,蠻多媽媽朋友們私底下問了好多,簡單歸納就是兩個核心問題
「為什麼要去念書啊?」「看他哭哭啼啼會不會很心疼?」
他八月剛滿三歲,老實說,晚一點念書也是可以的,
但誠如我平時對他的觀察和了解,睿睿是一個成熟度高,很能表達,而且喜歡學習的孩子。
送他到幼兒園對我來說是比較辛苦的,花很多錢,上課時間短,又有接送的成本,
但這是一條必須走的路,他總是要踏出自己的舒適圈,建構出屬於他的世界!
即便現在的改變是他不喜歡的不想接受的,但總是要有面對離別的抗壓性與能力。
所以我都和其他媽媽們相互鼓勵,
如果今天是送兒子上戰場那當然是淚眼汪汪,但其實是讓他們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拓展視野啊!
我們是在走一條正確的路,所以要堅持,溫柔而堅定。
今天被他的眼淚所撼動,明天就要花更多時間修補媽媽的出爾反爾與心口不一。
很多朋友看到我FB貼出來的照片就說「好心疼」「好揪心啊!」
心疼也是,揪心確實,但我更揪心的是選了一間這麼好的學校,大家費時費力然後換得一個大哭的表情啊!
嚴格來說,覺得很心疼就想放棄的媽媽們,其實還沒準備好的是自己的心,
還沒有準備好看到寶貝可以放掉你的手,安心往前衝的背影。
然後就只好瓊瑤般的和兒女一起演出可憐兮兮,我們是被外力阻隔的情侶檔,你哭我也垂淚的戲碼。
(因為家有瓊瑤小馬景濤所以特別有感,假如我要和睿睿對戲那真的是沒完沒了)
孩子好精明的,看到這種情景他們知道自己的掙扎管用,可以繼續哭鬧直到你喊停!
但仔細想想,在小朋友足夠大(我的建議是可以表達自己想法的狀況),身心都健康的狀況下,
接受教育難道不是一條對他們最好的選擇嗎?
除非他們可以一輩子黏著父母,在家自學,同時,不會覺得沒有同儕生活是一種缺失。
其實念書是一個多數孩子都會面臨的挑戰,我們只是替他們挑選了一個地域和時間點,讓他們迎接屬於自己的空間。
(三)正面引導
每天回家的時候,我都會問問孩子「今天學校又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把他的回答聽到心裡,然後有滋有味的延續下去。
要上學的小孩其實處在一個非常緊繃和挑戰的狀態:
新學校是一個他完全陌生的地方,如果來個誇張的比喻,就好像被迫交了一個新女友(學校老師)一樣,
還沒摸清楚她的脾氣習性,又被迫要和舊女友(之前的主要照顧者)分離!
所以旁人可以幫助的是多提及新女友的好,讓他用比較快的速度發展出新的感情,
關鍵是用正面的態度來看待改變,順便提點孩子們他們忽略掉的細節。
我知道有些媽媽是非常細膩和緊張的,所以可能小朋友不小心受了傷,或者回家扁扁嘴,
家長第一件事就是檢討老師沒有照顧好,學校是否有疏失等等,
但我們其實也知道,學校的菜很難比媽媽做的好吃,老師給的注意力也不會和媽媽或一對一的保母一樣專注,
要雞蛋挑骨頭的話,學校生活有太多可以拿出來批評的點,有太多可以渲染的事情。
同時,學校生活其實有很多的樂趣,有同儕有師長有新鮮的學習,
而這些優點則是要「日久生情」後才能慢慢才能凸顯的。
父母要對教學的老師和校方有足夠的信任,適時提醒上學的樂趣與優點,讓孩子可以更快地融入其中。
因為睿睿非常喜歡念書,所以我也在他要上學前就準備好了幾本和學校主題與分離焦慮的相關繪本,
讓他在真正入學之前就已經有初步了解,甚至有想模仿的思維(像他之前說:「媽媽~我也好想唸毛毛兔那間幼稚園唷」),
在基本的認識有了之後,接觸新事物的排斥感就會低一點。
除了念書之外,很多父母會在正式上學之前多帶孩子到學校走走玩玩,這也確實降低他們對環境的不安全感。
(像我們這次的上學過程有些匆促,從歐洲回來就直接入學,真的相對疲憊)
(四)別操之過急
我們當然希望孩子們「第一次上學就上手」,
但其實想想,就算對成年人而言,有時換了學校,換了職位,換了工作地點,上班前都還會覺得有點緊張,胃有點酸酸的感覺。
雖然不是用哭哭啼啼的方式表達,身體也用其他狀況表示他的焦慮與煩躁。
有些人對於環境的更換比較無感,可是多數人都是看到新上司有點緊張冒汗吧!
同理,孩子本來的世界很小,突然被推到一個全新的生活空間,哭哭啼啼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請給他們多一點時間,溫柔的讓他們對那環境建立認同感,建立穩定與信賴。
當然,如果孩子真的太小,父母發現環境真的不夠友善,或者媽媽的分離焦慮感比小孩還重,
那就晚一點上學,多一些家庭相處時間也是很好啊:)
PS,睿睿第一個上學的放假日過得非常得充實開心,自己白天起床就告訴我「媽媽我們星期六不用上學唷」,
然後跟著媽媽外婆到處玩,又到台大騎push bike一整天,本來非常擔心周一的Monday blue,
但他今天就非常心平氣和的出門,到了學校稍微扁扁嘴卻也是順利的進了校門,
媽媽一整個星期的寢食難安總算可以鬆口氣,兒子你真的長大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