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覺得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

我之前買過這本書,覺得這書名非常成功的做了一個提點,宣揚了一種觀點,但實質內容卻是一本親子英國旅遊遊記,內文本身和這書名的連結程度很低。

後來朋友轉發了這篇小熊媽的文章,【不用推開,他終將遠去】,裡面提及了孩子在青春期個性的轉變,以及深切的感覺到孩子對於父母的依戀是有保存期限的。

 

我贊同這樣的觀察,也欣賞他們對於自己媽媽角色的分享,提醒著家長們珍惜眼前與當下,但並不是完全同意這句話。

 

這樣說吧,保存期限的長短,和你想保存的物品與你所保存方法有直接關聯,如果想保存的是牛奶,賞味期大約是一週,但依照現在台北的豔陽天,只要脫離冰箱半個小時大概就開始發臭;

如果要保存的是藝術品,濕度溫度控制得宜,幾十年後不只是看起來新,可能價格還多了一個零。

一定有人說怎麼可以拿食物和畫作相比,但如果仔細的看著每個家庭教養的不同,每個孩子天生氣質的差異,在各式各樣的親子關係上硬是套上一個公式來概括全局也是相當不合理。

 

我想跟那些感到有點焦慮或者有些許感傷的媽媽們說,

【孩子長大的速度很快】【孩子終將遠去】【你只能不斷目送他的背影】,這些可能是部份的事實,但你總有方式可以延長你和孩子之間的保鮮期。

關鍵在於什麼?在於你對孩子的了解、你對這段關係的投入、你花多少的努力在經營。

假如你深信親子之間的黃金時期只有十年,那麼就更應該在這有限的十年當中竭盡全力,從量變產生質變,徹底的優化親子關係。

 

就算我們全心的經營,難道孩子就不會叛逆嗎?不,一定會叛逆,事實上是越聰明能力越強的孩子越早進入叛逆期,

因為他們比別人更早發現世界的廣闊,發現自食其力的快樂,以及自我實現是多麼讓人滿足的事情,

那麼差別在哪裡?差別在你對孩子的了解,所以可以坦然面對他的叛逆,差別在於這段青春叛逆期多長(有很多人似乎一輩子都沒走完那叛逆期)?以及叛逆期之後的是什麼樣的親子關係。

而我們現在為孩子走的每一步路,都在形塑他們以後成為什麼樣的個體,

現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涓涓細流的付出,這些愛,都會在每個他們徬徨失落的黑暗時刻,瞬間成為點點漁光的點亮心靈,

在風暴結束之後,孩子們更加充滿韌性,對父母更加心懷感激。

就如同我們當了媽媽才知道自己母親的犧牲奉獻,當了爸爸才知道原來父親的舉重若輕背後有多麼勞心勞力。

 

當我們灌溉了足夠的愛,這一份堅定的正能量,讓他們深刻了解自己的價值,那麼經歷每一次的挑戰、成長、叛逆、挫折、與各種起起伏伏,都只會將回家的路點的更亮。

因為這些體貼包容與不求回報孩子點滴在心,喜怒哀樂都想與頭號忠實粉絲分享的狀況也只是剛好而已。

 

誰說父母親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呢?

arrow
arrow

    Cla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